103-96 背后的哨声疑云:CBA 总决赛 G2 裁判争议引爆舆论
5 月 9 日晚,CBA 总决赛 G2 于浙江黄龙体育中心激情上演。在这场关键对决中,此前 G1 失利的广厦队成功逆袭,以 103-96 战胜北京队,改写总决赛不胜的尴尬历史。不过,比赛中裁判组的一系列吹罚,尤其是末节针对北京队的判罚,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回顾总决赛 G1,由两名欧洲裁判与一名亚洲裁判构成的裁判组,凭借公正、流畅的执法收获了众多好评。但依中国篮协规定,总决赛每场比赛裁判组都会变动。G2 的裁判组由来自土耳其的欧洲裁判、国内的闫军以及泰国的亚洲裁判组成。然而,这一组合却让比赛节奏大乱,原本常规的 2 小时赛程,硬生生被拖至 2 个半小时才结束。
比赛前三节,双方打得难解难分。比分始终胶着,广厦以 74-73 微弱领先 1 分。胡金秋在内线的强力对抗,北京队后卫的迅猛突破,让现场观众心跳加速。但进入第四节,形势突变,北京队不仅要应对胡金秋状态爆发,更陷入犯规困境。
比赛剩余 8 分 48 秒时,广厦 80-75 领先。周琦进攻未中,双方在篮下争抢篮板。底线裁判无表示,可闫军却突然吹罚北京队犯规。慢镜头回放显示,双方动作幅度并无明显差异,这一判罚瞬间打断北京队追分势头。
6 分 31 秒时,争议再现。胡金秋带球上篮与范子铭有身体接触,闫军再次判定北京队犯规。从慢镜看,范子铭动作虽有接触,但不足以构成犯规。此时,北京队已累计四次犯规,而广厦队却零犯规,如此判罚尺度实在令人难以理解。
全场比赛结束,北京队与广厦队犯规数之比为 35-24,罚球数差距更为显著,广厦队 43 次罚球,比北京队足足多出 16 次。解说嘉宾杨鸣不禁直言:“裁判若全用欧洲裁判,尺度能统一些,像这样的混合裁判组,球员很难适应。” 社交媒体上,球迷们也纷纷发声,对裁判判罚提出强烈质疑。
这场充满争议的比赛,不仅影响了本场比赛的结果,也给后续赛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。北京队能否迅速调整心态迎接下一场挑战?裁判组又是否会对判罚尺度做出合理调整?总决赛的精彩还在继续,广大球迷都在翘首以盼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