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景华:番禺中学的“冠军教父”丨体育达人
番禺中学篮球队夺得耐克高中篮球联赛广州赛区冠军,陈景华剪下篮网
提起高中篮球,有一部漫画是绕不过去的,那就是《灌篮高手》。而番禺中学在广州高中篮球界,犹如漫画中的“山王工高”般,仿佛是一个难以战胜的神话。然而,走进他们,你会发现他们更像是湘北高中一般的励志故事。
这支球队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,遇到了他们的“篮球教父”——陈景华。让他们自此拥有了建队的文化和冠军的底蕴。
陈景华站在番禺中学的主场上,背后是番禺中学今年夺冠的比分
机缘巧合,
他成为番禺中学篮球队主帅
在2003年,“非典”让社会仿佛陷入了一片灰霾中,这一年的工作机会也比以往更难找。“路过”番禺的陈景华,却阴差阳错的走进了番禺中学。
陈景华回忆起当年阴差阳错来到番禺中学
“我大学毕业之后,本来要去一间大学任职,可是后来他们说不招人了。”寻工遇挫的陈景华暂时在番禺理工一个同学那住了下来,他在网络上看到番禺中学招一名体育老师,就去试了一下。
“然后我就留了下来,如果晚一天番禺中学和我签约,可能我就去做警察了。”陈景华自此留在番中任教,直到2009年正式接手番禺中学篮球队全面工作,一支冠军之师从这个时候开始建立。
起点不高,如何炼成冠军之师?
这句话从陈景华口中说出,记者起初以为是口误。“如果从传统篮球选材的角度来说,我们的很多球员其实是不适合进行这项运动的。我们都是矮子里面挑高个。”
陈景华述说番禺中学篮球队选材的困难
可能鲜有人知,带领番禺中学夺得今年耐克高中冠军,并被评为MVP的林天驹是一个高一入学连控球都不稳的“菜鸟”。
以往拥有篮球传统的高中都会找体校的学生来“挂名”,而如今杜绝了这种情况,所有球队的学生都是在读学生。而番禺中学因为区属高中的关系,选材有着天生的劣势。“我们番禺中学属于区属高中,而广东省实验中学属于省属,清华附中属于部属高中,他们可以面向全省全国招生,我们从起跑线就输给了别人一大截。”
而就是这一群“不适合篮球”的少年,在他的手里,成为了让整个广州闻风丧胆的王者之师。
每一个球员,细节到每一个动作,陈景华都会言传身教
4000箱水造就的冠军
“我经常跟我的队员说,你们身材起点都输给人家,只能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,才能接近达到别人的水平。”
陈景华刚为了一次团队配合失误而吹停了训练
当记者问起陈景华的球队一周几练的时候,他仿佛在回答一个十分奇怪的提问,肯定而快速的说:“一周7练啊。周一至周五每天练2小时,周六周日一般3小时,周六练完回家,周日练完准备投入新的学习。”
训练中的陈景华和番中的队员
在采访中,记者观看了陈景华的球队训练,高强度,高体能,高消耗,每次哨子吹响,所有球员只有喘息,根本话都说不出来。
在陈景华讲解刚才的技术动作时,身后的队员才能叉腰喘口气
这样的训练不会太累吗?“他们如果觉得累就不会来了,他们不怕我罚他们跑多少圈,最怕的是我停了他们的训练。”只有这样的热爱,毅力和坚持才能让他们的青春留下不遗憾的汗水。
训练中,番中的少年在不断地奔跑再奔跑
去年,番禺篮球队总共训练喝掉了4000箱水,24支每箱。
大胜24分也要罚,
球队不能丢失团结和拼搏
在耐克高中联赛决赛前,有球员问陈景华,华哥,你紧张吗?陈景华回答:“我已经输过两次决赛了,你觉得我还会在乎输第三次吗?”
正是有了陈景华,番禺中学有了一颗“冠军的心”。
陈景华对球员说,比赛你们放开打就好了,赢了是你们的,输了是我的。在陈景华的篮球理念中,输给对手不可怕,输给自己才可怕。态度和作风才是一个球队最重要的。
陈景华说一个高中篮球队员,态度和心态很重要。决赛中大家的实力相近,心态是很重要的。
番禺中学选择篮球运动员首要挑选的是态度,“我曾经开除过队里实力最强的球员。”陈景华说一个篮球运动员态度和作风是他最看重的。
陈景华说最近的一次大胜,让他十分“火大”
这个赛季,番禺中学在主场大胜某学校24分。赛后,陈景华罚所有的球员跑圈直至大部分球员跑不动,夜晚11点召集全队开会讨论与批评球队。“赢了球又怎么样?你本来实力就比对方强。你这场球态度就不对,在自己的主场,有了压力,有了想法,各个都想耍个人英雄主义。没了团结,没了拼搏。”
比起冠军,我更想看到他们的录取通知书
今年耐克高中联赛广州赛区MVP林天驹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,华哥比拿了冠军更高兴。
在他眼里,孩子们首先是个学生,能有远大前程比冠军重要得多
有了耐克高中联赛之后,陈景华就告诫队员,他们首先是一名学生,其次才是一名学生球员,不是职业球员更不是明星。
如今国家推崇体教结合,全民健身。番中队员每天付出都比别人更多,他们高中的课余时间,节假日基本都在训练场,但陈景华认为这不是不能好好读书的理由。他说希望孩子们学会做人,会读书,也会打球,希望他们在未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。当然也希望他们通过努力,能因为篮球让他们通过高水平,单考单招进入重点大学继续深造。
陈景华与学生亦师亦友,会倾听他们任何方面的声音
在校园里,篮球队中大家都喜欢叫他“华哥”,他也喜欢这样的称呼。他在队员心中就是一个严厉的大哥哥,犯了错最怕他知道。“你可不可以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华哥。”有球员犯了错,居然这么求班主任。
陈景华对于这群学生是“真爱”,义务陪伴着篮球队的孩子们无数个春秋。“我最短的一个暑假,只放了半天假。”对于他来说,虽然辛苦,但是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,他认为这是一份幸运。
篮球氛围、篮球文化
比竞技体育输赢更重要
2016年,陈景华前去美国进修3个月,回国后他说出了一句感慨:“人家的校园体育文化拉开了我们可能不止100年。”
2016年陈景华通过教育部遴选前往美国犹他大学深造。图为他在美国犹他大学的全美橄榄球现场,现场气氛十分火爆,座无虚席
诚然,美国全美高中篮球联赛、NCAA的火爆在国内难以企及,而陈景华却在尽自己的努力弥补着这些缺失。陈景华在2014年提出并策划了停摆了7年之久的番禺高中篮球联赛,从最初的20支球队到如今的超过60支球队参赛。广州赛区的佼佼者,仲元中学和番禺中学就是在这种篮球环境中茁壮成长。
【栏目介绍】体育高手在民间。在我们身边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也许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,但个个“身怀绝技”。微社区e家通的小e们深入番禺的大街小巷,认识了一批体育民间大人,他们将太极、武术、自行车、铁人三项、篮球、足球......玩出亮眼成绩,用自己的天赋和毅力诠释了“体育精神”——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。
【记者 shuga】
【编辑 橙子鱼】
【类别 原创】
▼
▼
e起
好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